Curtain raiser

Fiji / Bon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 November 2017

由斐济作为主席国的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于今日开幕,并将持续至11月17日。本次会议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23)、 《京都议定书》第13次缔约方大会 (CMP13)、 《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CMA1-2)、附属履行机构第47次会议(SBI47)、附属科技咨询机构第47次会议 (SBSTA47)以及《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第四阶段会议(APA1-4)。

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应于2018年COP24完成的、与《巴黎协定》实施相关的各项议题取得进展。这一“巴黎协定工作计划”包括APA1-4、SBI47、SBSTA47、COP23和CMA1-2下的议题,其中APA1-4下的议题包括:第1/CP.21号决定(巴黎成果)减缓部分、适应信息通报、行动和支持的透明度框架、全球盘点以及促进实施和加强履约机制。APA1-4也将继续考虑适应基金相关问题及其他事项。除了资金、适应、损失与损害等常规议题外,COP应会继续考虑准备实施《巴黎协定》的相关事项,或将包括2018年促进性对话。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简要历史

国际政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响应始于1992年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为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以避免“对气候系统产生危险的人为干扰”建立了一个法律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有197个缔约方。1997年12月,参加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的代表们同意在《公约》下签订一个议定书,该议定书下工业化国家以及经济转型体国家将承诺完成减排目标。这些国家,即《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同意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第一承诺期)将六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降至比1990年低5%的水平。《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生效,有192个缔约方。

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缔约方达成《巴黎协定》,协定规定所有国家都应提交国家自主贡献,并且每五年通过全球盘点机制对减缓、适应以及实施手段的总体进展进行审评。《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至2017年11月5日,195个签约方中已有169个批准了该协定。

长期谈判,2005-2009:2005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此次会议根据议定书第3.9条建立了《京都议定书》下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授权该工作组在不晚于第一承诺期结束7年之前商定附件一缔约方的进一步承诺。

2007年12月,《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COP13)暨《京都议定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MP3)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这次会议上各方达成了关于长期问题的“巴厘路线路”。COP13通过了“巴厘行动计划”(BAP)并建立了《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该工作组聚焦长期合作行动相关的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共同愿景问题。关于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的谈判在AWG-KP下继续进行。这一“双轨制”安排下的谈判应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结束。

哥本哈根: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这次会议因关于透明度和程序的争论而被记住。在漫长的争论之后,代表们最终同意“注意到”《哥本哈根协议》并将谈判工作组的授权延长至2010年的COP16和CMP6。2010年,140多个国家表示支持《哥本哈根协议》,80多个国家提供了其减缓目标和行动的相关信息。

坎昆: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召开。此次会议上,缔约方通过了“坎昆协议”并决定在2013-2015年审评中考虑全球长期目标的充分性。“坎昆协议”建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和机制,包括绿色气候基金(GCF)、坎昆适应框架、适应委员会以及技术机制(包括技术执行委员会TEC和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CTCN)。

德班:2011年11-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在一系列成果之中,缔约方决定设立德班平台加强行动特设工作组(ADP),授权该工作组“不晚于2015年,制定一份在《公约》框架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2020年生效的议定书、其他法律工具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此外,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ADP)的授权还包括探索缩小2020年前实现2°C目标力度差距的行动。

多哈:2012年11-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名为“多哈气候之路”的一揽子决议,包括建立第二承诺期(2013-2020年)的《京都议定书》修正案,并结束了《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以及巴厘路线图下的谈判工作。

华沙:2013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华沙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ADP)决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邀请缔约方启动或加快预期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相关国内准备工作。缔约方同时还通过了建立华沙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国际机制(WIM)、华沙REDD+(减少砍伐森林和林地退化的碳排放)框架的决议。

利马:2014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秘鲁利马举行。COP 20通过了“利马气候行动号召”,该成果以2015协议谈判草案的形式阐述了各要素以及提交和综述INDC的程序,进一步深化了谈判进程,同时会议也讨论了2020年前力度的问题。缔约方通过了19项决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促进华沙损失与损害国际机制实施、建立性别与气候变化利马工作计划以及通过教育与公众意识利马部长宣言。

巴黎:2015年11月-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并最终达成《巴黎气候协定》。这一协定要求每个缔约方连续报告其计划达成的国家自主贡献。2020年,国家自主贡献以2025年为目标年的缔约方应提交新的、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国家自主贡献以2030年为目标年的国家也需通报或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从2023年开始,减缓、适应、实施手段领域的整体进展将在全球盘点机制下进行每五年一次的审评。

马拉喀什:2016年11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这次大会包括《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CMA1)。缔约方在此次会议中通过了35项决议,其中一些有关《巴黎协定》工作计划,包括:相关工作应于2018年结束、适应基金应继续为《巴黎协定》服务、巴黎能力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内容等,并启动了识别《巴黎协定》第9.5条(发达国家双年资金报告)所需信息的进程。第22次缔约方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华沙损失与损害国际机制的五年工作计划、加强技术机制以及持续强化性别与气候变化利马工作计划相关的决议。

附属科技咨询机构第46次会议(SBSTA46)、附属履行机构第46次会议(SBI46)、《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第三阶段会议(APA1-3):这些附属机构会议于2017年5月5-1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APA1-3通过了关于各项实质性议题会间及会前的工作安排。SBI46的结论涉及以下内容:国家自主贡献公共登记簿和适应信息通报、《巴黎协定》相关的技术机制周期性评估的范围和程序、适应基金第三次审评。SBSTA46的结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巴黎协定》技术框架、农业、《巴黎协定》第六条(合作方法)相关事项、核算《巴黎协定》第9.7条下通过公共部门提供和动员资金的程序。附属机构还通过了关于应对措施、下一次公约长期目标及其进展周期性审评范围(也包括一项缔约方大会决议)等议题的联合结论。

会间亮点

IPCC第46次全会: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6次全会(IPCC46)于2017年10月6-10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在其决议中,IPCC第46次全会通过了第六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报告和综合报告的章节目录,并决定成立工作小组协调IPCC评估和《公约》下全球盘点的周期。

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减少短寿命气候污染物(CCAC)工作组第21次会议:CCAC工作组第21次会议于2017年9月25-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的目标包括:为2017年11月COP23期间的CCAC高级别会议做准备、进一步聚焦CCAC“大规模撬动资金”的目标并考虑CCAC资金战略草案、考虑并讨论关于如何处理短寿命气候污染物(SLCPs)路径方法提案的下一步工作。

应对措施研讨会:2017年11月4-5日于德国波恩举行的研讨会聚焦应对措施论坛的功能、程序以及工作计划。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适应信息通报圆桌会:2017年11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圆桌会上,代表们分组讨论了以下问题:适应报告最直接的目的以及差距,是否应采用共同但可选填的要素,指南是否涉及选择哪种方式提交适应信息通报,可能的成果以及与其他议题的联系和影响,确保灵活性、非强制性(可选性)、选择和区分的条款。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加强的透明度框架圆桌会:该圆桌会在德国波恩举行,2017年11月4日的会议讨论了支持的透明度,11月5日的会议讨论行动的透明度并聚焦适应和减缓。关于支持的透明度,缔约方讨论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以及发展中国家收到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信息,并讨论了技术审评和对相关进展的促进性多边评议。关于适应行动的透明度,代表们讨论了与适应信息通报的联系以及如何落实灵活性。关于减缓行动的透明度,代表们讨论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以及跟踪实施和完成国家自主贡献进展的必要信息。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全球盘点圆桌会:该会议于2017年11月5日在德国波恩举行。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模拟了全球盘点的组织过程,包括评估整体进展以及为不同主题设计选项和工作流程。

Further information

Participants

National governments
US
Negotiating blocs
European Union

Tags